《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》 一部国产电视剧,讲述了因为教授田丰母亲扭伤脚无人料理家务而必须找保姆,从找保姆开始出现的一连串麻烦而又妙趣横生的小故事。
三替集团的员工制模式或许是破题的好方式。 记者 李忠 摄
时至年关,又将迎来家政服务人员的返乡潮,“保姆荒”的老大难问题日益显现。家政服务业该如何解决“用工难”的现状?如何才能获得让人靠谱安心的家政服务?怎样规范管理家政服务市场?近期,我市家政服务业代表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座谈会的形式,共同探讨了这些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。
观点一:家政服务也应标准化 按照服务技能等级定工资 家政服务业和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,真不能小看。 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家政服务业,已经在杭州形成了颇有影响的产业规模。由市工商局出具的一份统计数据中显示,目前全市共有从事“家政服务”市场主体2826家,其中内资企业1990家,注册资本212895.7万元;外商投资企业9家,注册资本445.89万美元;个人工商户827家,出资金额7466.52万元。全年家政服务企业营业总额达到38.57亿元,从业人员近10万人。 市发改委的有关负责人认为:“发展了20多年的家政服务业,已经到了需要进一步规范的关键时期,应当制定提升产业有序发展的规划,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领域,在培训上从过去的简单劳务保洁工作向护理型管家型的方向转变,在产业政策上向标准化规范化上迈进。” 杭州市家政协会会长、三替集团公司董事长陶晓莺,从自己的实践出发提出了观点:“中介制是目前家政市场上最为常见的服务形式,可这种牵根线就算完事的‘一锤子买卖’,根本无法保证雇佣双方的利益。对于保姆来说,没有劳动合同,没有社会保险,工作辛苦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。而对于雇主来说,常常是保姆的技能水平达不到预想的要求,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好的,干不了多久又要辞工回家。一些家庭几年更换十几个乃至几十个保姆的事情也并不新鲜。应当建立起员工制的企业,按服务技能等级定工资,提供的不仅是保姆,更是服务。根据每个雇主的不同需求,比如每天要做几顿饭,洗多少衣服,打扫多大的房间等等,制定一个打包服务的价格,再派具有相应技能的员工入户服务,实行员工制管理的家政公司,保姆是按照服务技能的等级来定工资,雇主和公司谈价钱,保姆本人是不能随便涨价的。” 三替集团公司目前就主要采用员工制的管理模式,在陶晓莺看来,这也将是未来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趋势。
观点二:搭建家政信息管理系统 “保姆”好不好“东家”来评分 安徽月嫂何阿姨,想要到杭州寻找工作。一般的程序是,她买上一张前往杭州的火车票,然后在杭州找到房子租下,再到保姆中介市场去寻找工作岗位,找到合适的“东家”才可以就职。这样的应聘周期最快要十天时间,而这十天的成本对急于寻找工作、为孩子筹措学费的何阿姨来说,自然也是一笔额外的开销。 这样的情况在家政服务人员求职中可谓常态。巾帼西丽家政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昱辰,提出了一个设想,希望能建成一家像淘宝般操作的网上用工平台,实现家政电子信息管理:“在这个系统中,保姆或者从事家政服务的中小企业,可以把自己的信息放在网上,而东家也可以在这里寻找合适自己的,每一位东家都可以给为自己服务过的保姆评分。这个评分也是可以共享的,那要找怎样的保姆都一目了然。”郭昱辰对未来充满憧憬:“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没有难找的保姆。”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计划通过评选的方式,寻找优秀的从业人员,并以此提高社会对家政从业人员的认同度。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:“下一步,我们将联合家政龙头企业评选明星从业人员,表彰家政服务业的领军人物,让社会了解支持这个行业,也促使家政服务企业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和服务水平。
观点三:家政服务业不是城市的“专利” 行业发展要从市区向乡镇延伸 家政服务并不仅仅是城里人能够享受的服务,事实上,近年来乡镇空巢老人不断增多,他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上升。 临安康顺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黎维梅发现,近年来,一些乡镇集体经济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,人们都富裕起来了,到她这里来寻找养老护理人员、月嫂的人越来越多。“希望政府也能关注到这一现象,采取培训班等方式,提高乡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。此外,由于家政服务是微利行业,要扶持这一行业在乡镇的发展,在税收等方面能否也给予一定的优惠?”(本站编辑 曲玲玲摘编) |